资讯搜索:
认证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国际新闻 >
农产品电商的五大难题

   目前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主要面临五大难题:发展迅速但比重较小、标准化制约大规模流

通、缺乏较好的电商模式、高昂的物流成本、较低的客单价赚了吆喝不赚钱。

整体规模偏小

农产品电商近年来发展快速。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发布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

显示,淘宝网 2010年涉及农产品的类目完成销售额 37.35亿元,2011年攀升至 113.66亿

元。2012年,淘宝网增加了茶叶和生鲜水产两个大类目,销售额达到了 198.61亿元。去年,

阿里平台上农产品销售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幅达到 112.15%,对应交易额约为 421.3

亿元。截至 2013年底,淘宝网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达到 39.4万个。

淘宝在农产品电商所取得的成绩,是整个行业迅猛发展的缩影。除淘宝外,中粮、京东、

顺丰等不同领域巨头都在积极布局这一领域:中粮集团旗下的我买网于 2011年开通生鲜频

道,顺丰速运 2012年跨界上线的电商平台顺丰优选也以生鲜农产品为主,一号店、苏宁易

购等电商巨头也在去年涉足生鲜电商领域。

据统计,目前全国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已超 3 万家,其中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已达 3000

家。随着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业界预期农产

品电子商务将在今年得到快速发展。

尽管发展迅猛,不过身处体量日益庞大的电商行业,农产品电商所占的比例还很小。作

为国内电商标杆的淘宝网,2013 年完成农产品交易额约 421.3 亿元,这个数字在淘宝高达
    万亿的年交易额面前显然十分渺小,要知道,去年仅“双十一”当天,淘宝的交易额就达到

380亿元。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结果,去年我国 GDP达到 56万亿元,其中作为第一产业的“农

林牧渔”产值是 5.7万亿元。而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农产品的网购渗透率仅仅在 2%左右,

相比服装、3C数码等将近 20%的渗透率,行业前景巨大。

产品如何标准化

标准化是商品能够在电商市场上大规模流通的必要前提之一,然而,目前农产品面临的

首要问题就是标准化。

我国农产品标准化水平程度不一。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如面粉、玉米、棉花、

菜籽等,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大多已经形成了工业化流通的标准体系,并借之走入生产与

生活的消费中。但蔬果、鲜肉、海鲜等大多数农产品,目前仍以非标准化的状态存在,难以

在电商平台上形成规模流通。

大部分国内的农业生产者都是小农户,他们没有这个意识去给自家生产的农产品做一个

质量认证的背书。有的农户有这样的意识,但要么被较高的认证成本吓退,要么找不到简单

易得的认证途径,因而无法实现认证。

国内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导致了“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现象在行业内屡屡上演。去年,

天猫预售的美国车厘子,13天订单额就达 1500万元;预售的阿拉斯加野生海产也获得消费

者热情地追捧,这些产品都来自国外。

由于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集约化程度高,加上良好的食品安全信誉度,各大电商在拓

展生鲜品类时,首先会考虑引进国外的农产品来增加用户粘性。目前比较主流的 B2C(商家

对顾客)生鲜电商网站,其主打产品超过半数均为国外农产品。
    克服物流短板

电商烧钱,地球人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农产品电商其实更烧钱。

目前,农产品电商中比较成熟的类目,如坚果干货、零售等,由于门槛较低,竞争激烈。

而被认为是“蓝海”的生鲜电商,在遭遇前端货源问题的同时,还要面对高昂的物流成本。

干线物流和末端配送是生鲜农产品流通中绕不开的重要环节。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独特性,

在配送过程中,冷库自然必不可少,同时还必须要有冷藏加冷冻的混合配送车辆,以及冷藏

周转箱及恒温设备。否则,再好的商品送到消费者那里都会成问题商品。

目前国内冷链运输水平较发达国家仍有差距。据统计,目前国内仅有 7万多辆冷藏车,

平均 2万人有一辆;而日本是 15万辆左右,美国是 25万辆左右,平均 800人~1200人就拥

有一辆冷藏车。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曾表示,要接近发

达国家的冷链运输水平,国内至少需要 60万辆冷藏车。

现状显示了我国冷链基础配套薄弱。由于缺乏满足自身配送要求且保证服务质量的第三

方物流公司,大多数生鲜 B2C网站采取了自建物流的策略,也就是所谓的“电配一体化”。

行业

机构

战略

合作


中国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网 技术支持:众委股份

电话:010-68200063 E-mail:247312644@qq.com

京ICP备2024066933号-3

close X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