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认证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国际新闻 >
烟台农产品电商遭“幸福烦恼”镇与村间缺物流“接力”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信息网讯)织密农村电商网络,电商对农民而言,已不是新鲜事。伴随各路资本争占农村、农产品电商“风口”,烟台农产品电商呈现燎原之势,互联网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各个产品。

  但农产品电商“光鲜”的背后,也存在诸多忧思和障碍。快递进村难、物流成本高、产品标准和质量管理缺乏等方面问题是制约农业电商发展的重要原因,打通这些障碍环节才能解决农产品电商“幸福的烦恼”。

  快递入村需打通“神经末梢”

  3年前,在栖霞市西城镇回兵崖村附近经营商店的王桂芝,刚了解“网购”的含义。那时,她感觉网购离自己的生活、村庄很遥远。

  现在,王桂芝的商店多加了一台电脑,多挂了一块“网络代购”招牌,她和爱人成了周边10多个村庄的网购代理人。顿时,她感觉自己离网络世界很近。

  那时远、此时近,改变王桂芝经营方式、拉近村庄与网络距离的,不是一台电脑,其实是物流。它是造成当前城乡购物方式差异的主要原因。“以前,即便我们会网购,也没有物流愿意送货、取件,很麻烦。”王桂芝说,如今只要打一个电话,物流就会及时上门,方便了自己也方便了周边百姓。

  王桂芝口中的“快捷快递业务”,是近年来栖霞市兴起的“梧桐树新农村电子商务”项目。该项目联合供应商,不仅免费提供网购必备设施,还免费培训网购知识和操作方法,打通了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拉近了农村与网络的距离,改变了农村居民的购物方式。

  “其实农村快递业务已经有了部分改观,只是相比城市完善发达的物流体系来说,农村还有很大上升空间。”福山农村淘宝合伙人刘丽丽说,乡村物流多以收发农产品为主,一些季节性较强的生鲜产品对物流配送要求更为严苛,但由于现有物流企业各自为政,网点布局少,体系不健全,设施不先进,管理较落后,导致消费者投诉或抱怨多,常让商家备感焦虑却无可奈何。

  产前组织化程度不够高

  从一条销路到一条产业,我市农产品已经达到“无商不电”的程度,在各类产品和各个区域全面开花。目前已经不是要不要做电商的问题,而应该如何做得更好更专业的问题。

  “从我个人来看,红火的农产品电商销售背后,最明显的缺陷是产前组织化程度还不够高、产后标准化处理方案还不够细。”烟台柏军果品经理李玉彬说,农产品电商对效率要求苛刻,对品质把控、采后处理和包装运输要求颇高,如果没有一个组织按照一个标准来实施,简单的采什么、卖什么,客户体验肯定不会太好。

  标准关乎质量优劣,关乎价格高低。烟台苹果、烟台海参等产品从传统转到电商,由一个商家对多个客户,多个订单,就尤为考究产品质量稳定性和标准化。

  “农产品不是工业品,无法实现一个模具制造,因此难免有的口感好、有的个头大、有的色泽差,但消费者却不认可这个理由,他们会认为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是质量不过关。”李玉彬介绍。

  踏步电商路,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关键性日益体现,他们可以有效参与产供销全产业链环节,以组织化带动规模化,实现标准化,然而在当前我市诸多地区,农业经营主体仍是散户,合作社仅仅是个“空行囊”,无法确保产品按标准生产,这是下步急需改进的方向。

  网购生鲜习惯需时间培养

  “当天采摘、当天送达”,去年以来,很多市民手机上添加了生鲜配送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它们大都具备网购功能,市民只需要轻点屏幕、足不出户,便能坐收新鲜食材。

  “我们从去年初开展线上业务,提供生活种植体验、吃菜食材配送、线上线下交流等健康亲情服务。”芝罘区亨富莱农场工作人员介绍,会员从网上下单,农场当天采摘、送货。“目前我们线上会员在150个左右,销量肯定无法跟线下对比。”该工作人员说,消费习惯需要一段时间培养,但无论如何一定要迈出这一步,抢占了先机就占领了市场。

  在许多消费者心中,电商直采省去中间环节,理应实惠,但恰恰相反,由于线上竞争激烈,许多电商经营者推出绿色、有机等优质产品,走高端化路线,价格并没有设想的那么便宜。同时,在“包邮”的口号下,生鲜电商都配备了专员、专车服务,这部分成本无法直接转嫁给消费者,最后只能通过限定起送价格、限定公里范围等方式,获得利益保障。

  尽管目前步履维艰,甚至入不敷出,很多生鲜电商还是愿意重金打造平台,他们相信随着消费者收入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生鲜上门需求会变得更加强烈,收获的季节终会到来。

行业

机构

战略

合作


中国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网 技术支持:众委股份

电话:010-68200063 E-mail:247312644@qq.com

京ICP备2024066933号-3

close X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