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陇南市,因地处内陆,交通不便,气候干旱,在农村地区还有不少贫困人口。近年来,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普及,陇南市政府通过帮助贫困农民发展电子商务,为当地的苹果等特色农产品找到了销路,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在陇南市礼县,一家叫作乾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营业部里,几个年轻人正忙着与外地买家沟通。正是通过农村电商的帮助,这家公司把礼县的苹果卖到了全国各地,年营业收入超过五百万元人民币。公司负责人张翔说,他们的公司还带动了周边贫困人群增收致富。“我们跟贫困村都是有扶贫协议的,去年的市场收购价是一块三,我一块五把他们都收了。我们这边人工工资是70元一天,我给贫困户80块钱,让他们增收。”
张翔的成功之路并不平坦。近年来,虽然市场对优质土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但不少农村地区因信息、物流不畅导致好产品找不到销路。而农村电子商务,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对于农民来说,电子商务成本小、见效快,是创业最好的选择。但一开始,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面临着不少困难。光是“物流”一项,就让张翔吃了个亏。“2014年第一年做,一个人在做,开了个店,第一箱苹果十斤卖了一百二十块钱,我装好拿去发快递,快递费收了我83块钱,然后发出去之后苹果也坏了,因为那时候不懂包装,装了个箱子就拿给快递了,苹果坏了,一百多就给客户退回去了,最后自个啥都没有。”
面对这些问题,礼县政府想到了解决办法。他们一方面整合电商专项扶持资金,通过奖励政策引导物流企业降价;另一方面,又引进了多家物流企业,形成良性竞争,物流成本一下降低了不少。“2015年,快递费从十五降到了十二,今年降到了十块八块,因为他们也有利润了,政府不用跟他们协商,他们也就开始降了。”
为了鼓励支持电商网店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县政府还对贫困家庭开办的网店进行补助,花钱不多,但效果不错。数据显示,目前,当地的扶贫示范网店已累计实现电商交易1.34亿元人民币,帮助贫困户就业3万多人次。
目前,甘肃省陇南市的电商扶贫模式已经被推广到中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农产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通过不断完善的储藏、加工、包装、物流产业链条,走向国内外市场。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