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递企业纷纷布局仓配一体、跨境电商、城市配送、冷链物流、一站式全供应链互联网平台等多元化业务以实现向综合物流转型。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快递物流领域投融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即时配送、快运、末端配送以及转运中心建设。
纵观国内快递业发展的十几年,电商和快递互相成就,行业发展的规模体量撑得起“邮政大国”的称号。然而,与欧美发达国家快递企业横向对比之下,即使2018年有望年进入“新国际四大”的国内快递企业,其与国际排名前三甲的差距也显而易见。
聚焦上半年邮政业发展的数据特征,可以发现:
第一,快递全类型业务增速强劲。快递同城业务、异地业务和国际/港澳台业务量收增速相当于4倍的GDP增速,其中同城业务收入增速更是高达34.1%,国际/港澳台的业务量增速达到43.1%,量收增速亮点也恰恰验证快递企业布局同城配送和跨境电商业务的动力所在。
第二,科技创新应用再加速。当前的日均快递件量已经突破1.2亿件,业务量的井喷式增长与人口红利退却的双重作用下,使得快递收寄、分拣、运输、配送全链条都面临技术升级的必要,无人机、无人仓、智能快递柜、无人投递车等科技探索与应用层出不穷,科技助力邮政效率提升成为不争的事实。
第三,绿色邮政发展在行动。各家快递企业纷纷在环保中转袋、包装箱、塑料袋、封套等方面推出可重复使用的包装。然而,可降解塑料袋、胶带等生产成本至少是现有快递塑料袋和胶带的2~4倍,成本高企成为可降解包装规模化推广的约束因素;此外,运输排放作为快递业绿色化发展的又一抓手,新能源快递车的渗透率不断提高。统计显示,2018年上半年12988辆新能源汽车在快递企业生产运营过程中实际投入使用,新能源快递车投入量连续两年实现翻番的增速,绿色邮政推进信心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