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认证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低空经济 >
分析:家政和本地服务领域 或许Uber模式并不适用

    (中国电子商务专家信息网讯)自Uber成功之后,科技界便想当然的认为,每一种服务都可以Uber化。Pocket Suite(W 16)联合创始人Sam Madden在本篇文章中分享了他对服务行业内按需模式的看法。他认为,事实上,在家政和本地服务领域,Uber模式往往并不适用。

  最成功的按需模式公司往往是围绕商品服务展开业务,例如交通领域的Uber和快递领域的Postmates。这些都属于服务质量范围不大并且对于信任度要求不高的类型,大多数用户并不会介意或担心是谁将我们由A点送到B点,或是谁会在周末的晚上将我们点的印度菜外卖送上门。用户只是希望自己要求的服务能够立即执行,并且能够以一种便利的方式执行。

  当信任至上时

  家政服务显然不同,它需要用户付出很大的信任成分,才能让专业服务人士进入到自己的家中照顾宠物或是看护小孩。

  对于消费者来说,家政服务最初的一个痛点问题就是找到自己看得顺眼、信任并且能够胜任这份工作的合适人选。一旦找到这个合适的人,用户便不想再轻易换人,会想一直把她留在身边,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随时找到她—以一种自己的按需方式持续这种服务关系。

  在这种传统的需要客户与专业服务人士确立直接关系的领域,Uber模式并不适用。

  直接关系

  并不是只有消费者这样想,家政服务人员也有着与消费者同样的想法。哪个服务人员不想保留常客的联系列表呢?在高薪客户有需求的时候,他们都希望客户能够联系到自己,及时提供服务。甚至,对于他们来说,最好的结果就是能与客户建立一个定期服务的时间安排表。

  与客户确立直接的关系对于衡量可见现金流来说至关重要,并且从客户获得角度来说也更加有利,因为相对寻找新客户来说,留住老客户难度会低一些。

  中间平台不利于规模扩大

  此外,在“Uber为老板”模式下运营,服务人员会失去扩大业务规模的热情。借助按需平台作为中间人,每笔交易他们都需要支付给平台20%至30%的费用。所以,如果每次工作利润仅为20%-30%,那他们也不会再去聘用雇员来扩大业务规模了。

  未来工作

  消费者现在越来越期待Uber似的技术和便利服务能够普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按需平台是首个能够依据消费者需求推动这种技术转变的原动力,服务行业中的许多企业也已经使用按需平台取得了成就。

  但是,按需平台现在所能提供的服务根本不适合家政和本地服务经济的工作未来性质。利用平台技术力量帮助消费者找到专业服务人员是一码事,在这个价值8000亿的家政服务经济市场,让客户和服务人士这种直接的关系能够继续保持下去才是平台创建的下一波发展浪潮。

行业

机构

战略

合作


中国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网 技术支持:众委股份

电话:010-68200063 E-mail:247312644@qq.com

京ICP备2024066933号-3

close X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