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认证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人形机器人 >
郑万春:若不积极应对第三方支付 银行或居二线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

  10月27日, 中国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在“2016中国金融年度论坛”中表示,现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分走了银行很大比例的支付份额,如果银行不能积极地应对调整,这有可能一步步地从支付一线退居到二线。

  因为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化创造了新的信息获取的方式,使世界上成千上万的科技企业都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向金融领域延伸,成为银行的替代者或者是颠覆者。

  以下为发言实录:

  郑万春: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应邀参加2016年中国金融年度论坛。

  借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交流一下互联网络金融的问题,我觉得当今互联网浪潮就像一股排山倒海的潮流,从信息的获取、传播到社交的方式、范围,再到新的生活、生产的方式,互联网正在全方位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尤其是“互联网+”被列入国家战略以后,金融领域成为继电子商务之后互联网发力的主战场之一。在此,我想从商业银行的视角就互联网金融,以及我们在金融科技浪潮中的感受、认识和民生银行的一点探索实践和大家进行一个交流。

  首先,谈一下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感受,很多人可能都会明显地感受到与几年前相比,今天的银行已经有非常大的不同了,记得十几年前比尔盖茨曾经断言,银行是21世纪的恐龙,这句话应该是有点危言耸听,但也有它的道理。银行绝对不能像恐龙那样别灭绝,但银行的生态环境确实面临着史无前例地在剧变,互联网的时代消费者与商业资源联系方式、消费者的资源获取方式都发生了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客户的,同时代表新锐的互联网企业和产业巨头也纷纷依托自身的优势,以不同的方式向金融领域在渗透,他们带来的效应就像冲击波加速了金融的市场化,给银行带来了紧迫感。毋庸置疑银行要加快变化来适应这个形势的变化,才能摆脱比尔盖茨所说的恐龙的命运。

  但银行的变化除了客户需求和新的竞争实力的需求,更多的还是要在科技进步方面,互联网时代十分强调客户的体验,但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早在这次互联网浪潮来之前就已经被商业银行广泛收编的,为了体现客户的便利性,银行一直都在主动地变化。比如说从账目的大集中,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科技起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科技改变了很多行业,但被改变得最深刻、最多的还是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业。

  其次,从金融的本质来看互联网金融的问题,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银行主要是充当信用中介的角色,而信息是一个关键问题,由于占有大量客户信息和需求信息,今天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商业化,创造了新的信息获取的方式,使世界上成千上万的科技企业都有可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向金融领域延伸,成为银行的替代者或者是颠覆者,我们看到这种替代首先出现在支付领域。现在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分走了很大比例的支付份额。如果银行不能积极地应对调整,这有可能一步步地从支付一线退居到二线。麦肯锡有一个统计数据,全球大约有16000多家金融科技企业正在分解和蚕食传统银行的各种产品,对个人以及机构客户的支付、现金管理和资金管理变化巨大。

  第二个阶段是P2P,P2P最早是起源于美国,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目前这个行业陷入了困境,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一直没有有效地解决处理好风控问题,从这一个层面来说,互联网金融,尤其是金融业务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发展到特定阶段的

行业

机构

战略

合作


中国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网 技术支持:众委股份

电话:010-68200063 E-mail:247312644@qq.com

京ICP备2024066933号-3

close X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