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整个行业步入监管期,原来处于灰色地带的不少创业公司在日益明朗的政策监管下纷纷走入“冬天”。
那么,金融科技还有机会吗?易宝支付CEO唐彬在1月9日举办的2018金融科技竞争力高峰论坛上对此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
易宝支付可谓国内第三方支付的开拓者之一,早在2003年8月就已成立。唐彬本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后出国求学并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硕士学位。
他本人经历了20世纪初的互联网寒冬,因此他表示愿意与金融科技领域的创业者分享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他的演讲主题是“金融科技:冬天里的变革与破局”,以第三方支付为例,展示了金融科技在冬天成长的五个关键点。
1.重新定义用户需求
人们印象中的支付很多还停留在“付钱”这个简单的环节上,将支付看成“金钱的搬运工”。但是唐彬认为,在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浪潮下,支付的意义已经截然不同。
支付作为中立的平台,能够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能够聚合用户需求,提高谈判砝码;有助于商家面向不同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能够帮助建立信用系统从而提升社会诚信水平;还能够让公益捐款变得更加方便可行。
这一切都建立在支付作为数据资源的前提之下。第三方支付公司可获取大量的交易数据,通过整理、分析、推导,发掘潜在的需求,进而对整个商业和产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2、用好技术
唐彬认为,像小额、高频交易对于金融技术的要求很高,因此必须用好技术手段。
互联网金融公司相比于传统金融,本身的优势除了更加灵活,拥有一定的数据积累外,技术也是一道“护城河”。像天猫双11、京东618这样的网购盛事,瞬间产生海量的交易申请,没有强大的技术支持肯定无法应对。
3、结合场景深入
金融科技的特色与活力来源于互联网,而互联网的用户体验必然建立在与使用场景的深度结合中。
中国的移动支付之所以能够领先于美国就在于它的普适性。连街头卖菜的大妈也在使用二维码收款,无怪乎外国人会如此惊叹。
4、与传统金融互补
金融科技兴起之初,类似余额宝这样的产品让银行大受震动,一时间互联网金融要颠覆传统银行的呼声四起。但发展到今天,国家加强了监管,互联网金融只有与传统金融优势互补才能找到发展的新路径。唐彬也认为互联网金融创业者必须正视这样的现实。
5、拥抱监管
这一点无需多说,相信创业者都可以理解。
唐彬认为,随着互联网+的推进,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支付也不再简单的是一种信用中介,更进化为企业服务的工具,有助于提升B端的竞争力。
他以易宝支付为例,在支付工具之外,易宝支付还可以为零售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凭借交易数据帮助他们进行会员管理,提高会员的转化率和回头率。
最后,金融行业比拼的是用户体验、风险控制和资金成本。在获取资金成本上,互联网公司相比于传统金融并不占据优势。从目前的表现看,风险控制能力也需要加强。作为优势的用户体验方面则一定不能丢弃。只要解决了这三大问题,金融科技的创业机会仍然是存在的。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