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认证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智能语言 >
海关“先放后检”助力大宗资源性矿产品进口提速

5月20日,运载了16.15万吨进口铁矿砂的马来西亚船舶“守护者”号抵港后,湛江海关所属东海岛海关关员立即实施“先放后检”监管模式,仅1个多小时就实现了货物快速验放。

海关对进口铁矿、锰矿等7类矿产品“先放后检”新举措去年10月施行以来,企业进口货物效率实现质的提升。近日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2019年1季度广东省内海关实施“先放后检”监管进口矿产品1253.08万吨、货值10.645亿元,据不完全测算,“先放后检”后港口的货物周转能力至少提高20%。

“先放后检”意味着企业的大部分货物进口到岸即可提运,港口作业减少转存和装运环节,企业可更准确把控采购节奏和提运时间,更科学地安排物流作业,降低物流成本。传统监管方式下,进口矿产品检验包括现场检验检疫及取制样、实验室检测、出具证书和合格评定等环节,货物只有在完成上述作业环节、评定合格后才能通关放行。“先放后检”后,实验室检测与通关放行由“串联”改成“并联”,大大压缩了通关时间。

以位于广东省内的钢企为例,宝钢湛江钢铁公司、韶关钢铁公司等多个大型钢企进口铁矿需求量大,而港口堆场的面积有限,装卸和堆存有很大压力。“先放后检”后,部分钢企大幅压缩铁矿库存至半个月,即减少1个月库存。据测算,一个产能1000万吨的钢企月用铁矿量约150万吨,按铁矿600元/吨估算,企业可减少资金周转压力达9亿元。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彭俊湘介绍,“海关实施“先放后检”的监管模式,对湛江钢铁帮助很大,以往要等待进口铁矿石实验室检测结果评定合格后才能放行提离,现在货物做完相关检疫和水尺鉴定后就可以直卸到堆场,在资金周转、库存调整、原料采购计划、码头运行效率和节约物流成本等方面得到了巨大实惠。”

据悉,下一步,广东省内海关将继续落实海关总署关于实施“先放后检”新模式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提高广东通关便利化水平,确保省内企业继续享受改革红利。(中国日报广东记者站)

来源:中国日报网

行业

机构

战略

合作


中国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网 技术支持:众委股份

电话:010-68200063 E-mail:247312644@qq.com

京ICP备2024066933号-3

close X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