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在南京一家证券营业厅内拍摄的科创板宣传海报。当日,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截至收盘,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首日平均涨幅约140%,其中安集科技涨幅居首,大涨400%。图据IC Photo
7月22日A股15:00收盘,很多股民惊奇地发现,科创板居然还在交易,而且多出了半小时,但价格却没有任何变动。
不过,红星新闻从盘后交易数据发现,交易量并不太大,或许与投资者不太熟悉这个规则有关。
盘后固定价格交易为科创板新增的交易方式,竞价交易规则也与主板有差异。在收盘集合竞价结束后,交易系统按照时间优先顺序,对收盘定价申报进行撮合,并以当日收盘价成交。
根据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股票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指引》规定,科创板收盘后15:05至15:30为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时间。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接受交易双方的定价申报,其单笔申报数量不小于200股,且不超过100万股。卖出时,余额不足200股的部分,则一次性申报卖出。
红星新闻了解到,过去A股盘后以“大宗交易”为主,比如产业资本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的方式。通常这种交易量巨大,如果折价过高,对于股票后期走势可能会形成间接打压。科创板盘后固定价格交易,则能够有效降低大宗交易的影响,避免对股价造成剧烈波动。
科创板盘后交易还能为标的提供更强的流动性。上交所认为,盘后固定价格交易是盘中连续交易的有效补充,可以满足投资者在竞价撮合时段之外以确定性价格成交的交易需求,也有利于减少被动跟踪收盘价的大额交易对盘中交易价格的冲击。
红星新闻记者 李伟铭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