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认证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焦点资讯 >
上海:竞逐“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

       全国人形机器人企业已有近百家,并有30多家企业宣布,要在2025年开始商业化量产。这当中,上海无疑是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重镇,业界一直有着“全球机器人1/3产量在中国,中国机器人1/3产量在上海”的说法。从技术、人才再到供应链、政策,多年来,上海已经积累了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多类要素,眼下,又在“人形机器人”这一细分领域继续发力,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身高约1米7、重70公斤,可以根据语音指令作出相关动作,包括这款A2在内,上海智元机器人公司已推出5款人形机器人,并开启了量产、交付。

 

 

 

     相较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外形和思维方式,都更接近人。

 

 

 

     此外,傅利叶、中电科21所、开普勒等众多上海企业都相继发布了多款通用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国内首个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青龙”也在张江诞生,有力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应用的创新突破。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跑”的同时,也正加快赋能行业应用的进程。在位于张江的这所“人形机器人学校”里,100多个人形机器人正在开展多场景下的“集训”任务。

 

 

 

      这个训练场里有近20个不同场景,每天能产生上万条训练数据,今年计划完成500万条数据的采集,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这些数据将跨平台共享,推动人形机器人在2到3个真实场景下的应用。

 

 

 

      此外,上海去年还发布了相关团体标准,为人形机器人的等级划分提供指引。最近,上海有关部门还在进一步研究,推动类似技术测评、认证体系等平台的成立,打造国家级测评认证“考场”,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持证上岗”。

 

 

     到“十四五”末,上海将力争打造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高地。

战略

合作


中国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网 技术支持:众委股份

电话:010-68200063 E-mail:247312644@qq.com

京ICP备2024066933号-3

close X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