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阎超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十四五”期间,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速推进,数据要素价值加快释放,数据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数据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我国数据生产量达到41.06泽字节,相当于1564万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数据资源总量,比“十三五”末翻了一番多;我国数据资源总量占全球数据总量的比例达到26.67%,2024年人均数据生产量达到“十三五”末的2.2倍。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速推进。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等政策先后出台,搭建起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统一开放、繁荣活跃的数据市场加快构建。2024年,全国数据市场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
我国数据产业发展乘势而上、逐步壮大。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
数据产业链加速形成。当前,数据技术正从商业智能(BI)向人工智能(AI)加速演进,数据驱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产业创新不断深化。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年均增速达到15.7%,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数据标注等新业态提速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四川成都、辽宁沈阳、安徽合肥、湖南长沙、海南海口、河北保定和山西大同7个数据标注基地,全国数据标注产业总产值已突破80亿元,高质量数据建设进入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新阶段。
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加快释放。全社会“用数”氛围更加浓厚。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数据市场,激活数据价值成为各界共识。数据要素赋能作用日益明显,数据价值释放路径更加多元,从提升产业运行效率、催生新模式新业态到推动创新范式变革,数据正加快释放出千姿百态的乘数效应。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