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策的连续出台,对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产生了影响,尤其对母婴类、低价彩妆类、奢侈品类产品有较为严重的影响。通过对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政策发展趋势、行业格局现状等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现阶段在政策集中爆发的多方面助推下,跨境电商行业日趋规范化,未来潜力增长巨大,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一直以来作为银行发力的重点,应顺应跨境电商市场和平台的发展格局而调整其服务对象以及内容,多元化发展跨境电商综合服务。
本文在主体部分解析了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与银行业合作的部分经典、热点案例,归纳了其主要的三点业务模式。在未来,跨境电商存在有着较大的发展机遇,银行可通过两个方向,多元化服务此行业。
一、热点引入:政策爆发期,多家银行集中发力跨境电商金融服务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多边贸易体制陷入困境。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制造业成本陡增,外贸连续两年负增长。而以互联网深度整合传统贸易的跨境电商模式作为新兴力量发展迅猛,多年来持续保持高速增长。2014年起,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率连续3年在25%以上,占贸易总额比重已超过20%。2017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将完善促进外贸发展措施,新设1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随着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跨境电商开始了平台主导,进口、出口并重的新阶段。
税收新政,规范跨境电商市场规范化发展。2016年4月8日,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通知正式实施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取消了原有的50元以下免征税额,和原来相比,跨境电商将按货物征收关税,按进口环节征收增值税和消费税。此次政策调整对跨境电商的影响巨大,之前直邮的方式利用税收政策套利,新政后被彻底边缘化,后续由于各类利益主体的反馈,监管部门又特许在上海、广州、福州等10个试点城市,继续执行新政实施前的监管政策。经过数次调整,该过渡期一直延续到2017年底。此税收新政维护了国家税收政策的统一,并规范了野蛮生长的海外代沟,开启了跨境电商规范发展的新时代,而未来具有物流和产品多样性优势的B类平台将在税收调整中崭露头角。
政策支持下,未来跨境电商潜力依然巨大。从2013年至今,国家已集中发布了10余项刺激出口方面的政策,推进跨境电商的积极发展。2017年3月3日,全国两会期间再次热议跨境电商助力外贸转型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李崴专门提交了《进一步创新监管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提案,建议加快发展跨境电商零售,扩大出口连接全球消费者,帮助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供给侧改革,发展新型服务业,实现部分海外消费回流,希望在政策层面助推中国占领未来国际贸易制高点。
现阶段,跨境电商主流模式为三种(C2C模式的海外代购平台、B2C的直发&直运平台模式、海淘B2C模式+代购C2C模式的导购&返利平台综合模式),其各自优劣势并存。第一种:C2C模式——海外代购模式:可分为海外代购平台(客户流量大,信用弱)和个人代购平台,即微信朋友圈海外代购模式(持续性弱);第二种:第三方B2C模式——直发&直运平台模式,可分为综合型自营跨境B2C平台(跨境供应链管理能力强,但业务发展会受到行业政策变动的显著影响)、垂直型自营跨境B2C平台(供应商管理能力相对较强,但前期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海外商品闪购(一旦确立行业地位,将会形成流量集中、货源集中的平台网络优势,但闪购模式对货源、物流的把控能力要求高);第三种:综合模式——导购&返利平台模式(定位于对信息流的整合,模式较轻,较容易开展业务,但对跨境供应链把控较弱,进入门槛低,市场参与者较多,相对缺乏竞争优势)。
多家银行借助政策东风集中发力,为跨境电商提供综合金融服务。2017年2月28日,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正式与大龙网签署协议,就支持大龙网在沈阳发展跨境电商金融服务达成合作,并给予2亿元的首期贷款额度,从而为平台用户提供金融相关服务。这是四大行第一次与跨境电商行业的民营企业进行合作;2017年2月28日,平安银行深圳分行举办“跨境连接世界,平安汇通全球——跨境电商行业交流会”在深圳举行,聚焦跨境电商领域热点,会议上,平安银行深圳分行推出了创新的跨境电商一篮子服务方案—“平安汇融通”,该服务可以为客户提供集支付结算、银行融资、资本融资的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在政策集中爆发的多方面助推下,跨境电商行业日趋规范化,未来潜力增长巨大,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一直以来作为银行发力的重点,应顺应跨境电商市场和平台的发展格局而调整其服务对象以及内容,多元化发展跨境电商综合服务。
二、业务解析:银行多元化拓展跨境电商综合服务
在以上跨境电商市场三种主流模式并存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巨大的市场空间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银行加速布局。包括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在内的国内多家银行均已推出跨境电商相关业务。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以及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有望成为银行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本文在此,解析了部分典型的创新银行多元化介入跨境电商综合金融服务的业务。
(一)业务解析一:浦发银行“浦商赢——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服务方案”
2016年3月18日,浦发银行spdb+互联网金融战略再加码,正式发布“浦商赢——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服务方案”。该方案从电商服务平台以及买卖双方在交易中的实际需求出发,整合电商平台的资金流、信息流、货物流,形成“四大模块+两大保障”的完整电子商务产品体系,通过内部资源整合,为电商客户推出“七大特色”优质服务,全面提升电子商务金融服务能力、服务实体经济转型。
1.业务创新分析
一是,“四大模块+两大保障”,创建完整的电商产品体系
该产品变单一产品服务为一揽子产品的整合服务,通过“支付管理、账户管理、订单管理、融资管理”四大模块的组合应用,配合“系统保障、服务保障”两大保障,形成适用于不同行业、不同模式的电子商务产品包,为电商平台以及平台买卖方提供优质金融服务。
“浦商赢”可以将更多的金融业务渗透到企业产业链条各环节,并围绕核心企业大数据探索上下游企业自动化应收账款融资、综合授信等产业链金融服务,使企业能更加合理、安全、便捷、快速地衔接电子商务各交易环节,有效实现信息流、资金流及物流的整合,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深度。
二是,“三大业务优势+七大特色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浦发银行服务电商客户的三大独特优势:首先从战略层面,电商业务已成为浦发银行spdb+互联网金融战略的重要一环;其次,业务系统相对成熟、产品体系相对丰富,这为电商业务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最后,致力于运用互联网思维、理念、技术,寻求和构建具有浦发独特优势的服务方案。
早在2005年,浦发银行就率先推出了专门服务于电子商务领域的集网上支付、交易资金托管与贸易融资为一体的B2B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目前,浦发银行与中移动电商、苏宁云商、联邦快递、唯品会、北京百付宝、中国交通网、易煤网、钢为网、生意宝、聚贸网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正式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七大特色服务:“浦商赢”将为电商平台客户提供有力的信用增级、安全的资金监管、丰富的交易场景、便捷的支付体系、健全的账户管理、特色的会员服务、专业的融资贸易等七大特色服务。值得一提的是,“浦商赢”服务的全过程将以订单信息为核心依据,为交易双方提供一系列专属服务,一是提供T+0资金清算结算服务;二是提供专属的交易凭证服务,银行资金流水与订单信息契合,与票据流信息保持一致;三是还以平台交易数据为基础,配套在线金融功能,提供担保支付、基于订单信息的融智融资服务等。
综合来看,该产品为一揽子电商平台整合服务方案,在提供个性化创新服务的同时,整合浦发银行自身的战略优势,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金融服务,涵盖各业务范围。
2.业务竞争力分析
地理竞争优势——借力浙江打造新金融高地东风。2015年5月,浦发银行在杭州设立首个总行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中心,试图抢占杭州互联网金融高地,一方面更好地服务浙江现有蓬勃发展的网络经济新业态,包括电子商务(国内、跨境)、网络理财、第三方支付等新经济;另一方面设计新的产品、总结拓展经验,形成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复制推广到浦发全行。而“浦商赢”的首期版本,正是互联网金融业务中心基于杭州某全国性第三方IT综合服务平台的金融需求而研发出来的,因此,根据以往浦发银行的前期战略布局,“浦商赢”具有很强的地方区域竞争优势。
3.业务未来发展
未来,浦发银行将加大“三重”(重点地区、重点业务和重点项目)的投入,包括杭州、金华、义乌等网络经济发达的重点地区,以重点B2B、B2C电商平台为业务重心,配套研发特色产品和特色系统,并将经验和特色产品复制推广到全省、全国。招商银行交易银行推出的“跨境金融”业务包括“商贸通”、“财富通”和“资本通”三大产品体系,覆盖了从进出口贸易、境外承包工程等传统领域,到对外投资、兼并收购以及境外IPO、发债等海外筹融资等新型资本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旨在利用境内外金融市场的差异性,打通跨境人民币以及外币资金双向流动渠道,助力“走出去”和“引进来”企业实现国际化战略。
(二)业务解析二:建设银行2亿贷款为大龙网平台用户提供金融服务
2017年2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辽宁省分行正式与大龙网签署协议,就支持大龙网在沈阳发展跨境电商金融服务达成合作,并给予2亿元的首期贷款额度,从而为平台用户提供金融相关服务。
1.业务创新分析
首先,这是建设银行作为四大行第一次与跨境电商行业的民营企业进行合作,以大龙网平台为媒介,助力符合条件的中国企业走出去,满足其资金需求。
其次,锁定以大龙网为介入平台,发展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随着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供应链各个环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整个外贸链条的参与者都加入进来,开启全新的供应链整合。建设银行正是锁定跨境电商外贸链条,拓展供应链金融服务。
2.业务竞争力分析
双方前期业务铺垫,强强联合,锁定供应链金融服务优势。中国建设银行此前开通了跨境电商金融服务,大龙网也在深入的完善链条信息的流通,从而帮助企业更便捷的完成外贸出口。此次合作,将吸引更多的中国外贸企业通过大龙网走出去,促进出口的发展,这也为双方在供应链金融服务领域的合作打下基础。
3.业务未来发展
本次合作是双方供应链金融合作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希望双方逐步深入,最后形成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闭环,为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为企业建设一条方便快捷、服务完善的外贸渠道,促进外贸的发展。
(三)业务解析三:平安银行“平安汇融通”,打造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
2017年2月28日,平安银行深圳分行“跨境连接世界,平安汇通全球——跨境电商行业交流会”在深圳举行。聚焦跨境电商领域热点,直击行业痛点。会议上,平安银行深圳分行推出了创新的跨境电商金融服务方案—“平安汇融通”,该服务可以为客户提供集支付结算、银行融资、资本融资的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
1.业务创新分析
构建整体授信思路,助力企业外贸转型升级。“平安汇融通”是针对跨境电商的一揽子服务方案,涵盖从支付结算到平台服务,再到本外币、覆盖大V与中小卖家的整体授信思路。同时结合集团综合金融优势,并与行业服务商联合进行深入探讨,致力于支持跨境电商发展需求、支持外贸转型升级。
2.业务竞争力分析
地缘优势明显,以深圳港、连通香港的多个陆路口岸为地理优势,服务跨境电商客户。深圳地处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要道,尤其是拥有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三的深圳港,以及连通香港的多个陆路口岸,这吸引众多资本、企业聚集深圳,抢夺外贸进出口商机。深圳拥有跨境电商逾2万家,占全国的半壁江山。深圳B2C(企业对消费者)企业和大卖家超过5000家,活跃卖家数占全国40%,成为中国跨境电商“大本营”。2016年,深圳跨境电商交易额403.5亿美元,同比增长21%。平安银行深圳分行正是看准深圳跨境电商市场,推出“平安汇融通”,深入跨境电商行业的各个环节,借助平安银行深入开发跨境金融、供应链金融、互联网金融的实力,积极探索,努力打造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
(四)其他业务解析:发布跨境支付类产品
1.光大银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系统正式上线2017年1月,中国光大银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系统正式上线。该系统根据跨境电子商务一站式需求的特点设计,集结售汇、收付款为一体,第三方支付机构可顺利完成线上结售汇、收付汇、线上国际收支申报与个人结售汇登记等多样化操作,为跨境电子商务支付交易提供全流程跨境支付金融服务。
产品创新:首先,光大银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系统可提供实时或T+N工作日批量清算服务,支持14个币种、定额人民币、定额外币等多种交易支付模式,满足第三方支付机构多元化的清算要求。其次,通过依托光大银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第三方支付机构可全接口、全自动对接银行各内部系统,全线上、不落地推送业务数据,只需一次操作,即可完成跨境贸易资金收付,实现高效、精确自动化运营。最后,光大银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系统的推出,打通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境内外资金往来通道,为消费者提供更便利快捷的跨境金融消费体验,完善了银行跨境金融服务体系。该系统是光大银行金融互联网技术的又一技术成果,也是光大银行跨境贸易金融电子化特色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
2.中信银行发布跨境电子商务B2B支付产品
2016年11月23日,中信银行面向合作支付机构推出“全流程、线上化”跨境电子商务B2B支付产品。
产品创新:该产品通过直联外管总局系统,不但可在“全线上”环境为支付机构提供企业基础跨境支付服务,还额外新增了企业基础信息登记及企业资质查询服务,在大量缩减人工,实现批量化处理B2B交易的同时,切实解决了企业客户在外贸业务中面临的身份准入难与资质评定难的现实困境。
业务战略布局:中信银行自2013年正式推出国内首套“全流程、线上化”跨境支付产品,并在2015年11月正式推出业内首个跨境支付综合品牌“跨境宝”,旗下包含“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支付”“全流程跨境支付”三款产品,凭借“全流程、全渠道、全币种、全线上”的突出优势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在成功服务了国内零售客户之后,中信银行着手解决当前国内企业在跨境支付中面临的各项痛点,成功推出跨境电子商务B2B产品。
产品成果:该产品正式赋予了国内二十余家支付机构企业跨境支付能力,实现了国内跨境支付对零售客户与企业客户的全覆盖,为彻底解决国内企业类客户特别是出口企业存在的收汇难、结汇难、审批难的现状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三、业务模式梳理:银行三种主要业务渠道,可实现跨境电商深入布局
从以上4个业务解析的梳理中可知,银行多元化布局跨境电商平台金融服务,不外乎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推出“一揽子跨境电商金融综合服务”、以贷款授信为介入点的服务、推出自主品牌的跨境支付产品。
(一)业务模式一:推出“一揽子跨境电商金融综合服务”
推出“一揽子跨境电商金融综合服务”是银行为跨境电商平台提供金融服务的普遍做法。如上文中的业务解析一:浦发银行“浦商赢——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服务方案”以及业务解析三:平安银行“平安汇融通”,打造跨境电商金融生态圈,以上两个业务都是涵盖支付、账户、订单、结算、银行融资、资本融资等各个方面的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其中浦发银行还具有完善的后续保障和个性化制定优势;平安银行以地缘为竞争优势,以深圳区域为中心,推广跨境电商综合服务。
由以上可知,跨境电商一揽子综合服务是大部分银行布局跨境电商市场的普遍做法之一,而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争夺地缘优势都成为各银行差异化市场定位的主要营销策略。
(二)业务模式二:以贷款授信为介入点的服务
在业务解析二中,建设银行2亿贷款为大龙网平台用户提供金融服务,以大龙网平台为媒介,为大龙网上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授信,大力拓展供应链金融。其实,银行授信跨境电商平台的业务案例颇多,如2016年9月21日,华夏银行1亿元授信华强电商,为华强电商的业务拓展提供资金支持,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又如2016年12月20日,银行等金融机构与部分跨境电商企业签署了业务合作协议,达成融资意向金额56亿元。25家银行机构、中国银联广东分公司、5家支付机构及104家跨境电商企业开展了业务对接;2014年8月,广东南粤银行推出“南粤E贷”,锁定广东珠三角地区,该地区聚集了全国超过65%的跨境电商卖家,以及接近30%的境内电商卖家,出现明显的区域聚集,拓展跨境电商授信业务
综合来看,虽然本文并没有将以上业务一一解析,但是从以上各银行业务的案例中可总结出,银行对电商平台进行授信也是银行服务跨境电商市场的渠道之一。授信可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对跨境电商企业进行授信,促进跨境电商企业发展;二是通过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对其平台上的企业进行授信,形成供应链金融。
(三)业务模式三:推出自主品牌的跨境支付产品
如上文其他业务解析中,中信银行发布跨境电子商务B2B支付产品;光大银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系统,都是银行自主推行的跨境支付产品。因此,为跨境电商单独提供支付结算类系统支持产品,也是银行拓展跨境电商市场的另一种渠道。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推出自主品牌的跨境支付产品需要银行具有一定的研发实力,因此,十分适用于较大的银行,而中小城商行,考虑到资金成本以及推广效应等因素,并不占优势。
四、业务指引:差异化战略定位制定金融服务方案,自主研发跨境支付产品
从以上分析中可知,银行多元化布局跨境电商领域,主要可围绕以上三种主要业务渠道,因此本文基于这几种渠道,提出以下两点建议。
(一)差异化战略定位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关注国际市场实时调整
量身定制个性化金融服务,提供差异化战略定位的一揽子金融综合服务。如可锁定义乌跨境电商的基本生存情景,以小微跨境电商为服务客群,拓展与创业相关的金融服务等,即可根据所服务的跨境电商的地理位置等制定相应的金融服务方案。
此外,制定跨境电商金融服务要实时关注国际市场变化,以完善、改进服务方案的研发方向。现在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利率在不断调整,伴随着市场情况的不断改变,国内市场及国际市场利率及汇率都会不断改变,国内银行之间的竞争越加激烈,银行在这个过程中所推出的任何一项业务产品伴随着推出时间不断发展,甚至最后可能直接推出市场。所以,银行有关管理人员必须对于国内及国际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产品在市场内存在的价值,对于业务发展实际情况有着全面性了解,判断业务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还应该按照人民币在国际市场没的流通情况,及时对于业务组合形式进行调整。
(二)深化授信客户维度,自主研发相匹配的跨境支付产品
首先,各银行可深化授信的维度,通过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深度挖掘客户需求,做供应链金融。银行从单一的向跨境电商企业授信,可过渡为多元化的综合深度授信,以平台合作为契机,挖掘平台客户的伙伴关系,深度了解平台客户的金融需求,开展以授信为媒介的业务模式,从而拓展跨境电商平台上的小微企业、个人的业务市场。
其次,对于具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大银行,可依据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市场占有率,推广自主品牌的跨境支付产品。支付作为跨境电商的一个重要交易环节,银行可将其从综合金融服务中细化出来,形成独具特色的研发产品,以简便、及时、完善为研发目标,提高产品的竞争优势。而对于推出自主支付产品困难的银行,尤其是一些中小银行,可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决定开发与否,或者与其他科技团队合作的方式酌情考虑市场布局。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