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认证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生成式AI >
逆袭新零售未果,万达飞凡电商被阿里苏宁摔几条街

       滕百万”打造的飞凡电商天生就是贵族血统。但是,飞凡电商的命运却一波三折。近期,先是万达飞凡电商800万年薪的CEO离职,紧接着万达网络科技集团总裁曲德君回应万达从来就没说过做电商,也没招聘过800万年薪的CEO,让外界一脸蒙逼。

  顶着“滕百万”光环的飞凡电商

  过去几年,BAT中的任何一家在互联网圈咳嗽一下,整个互联网都得感冒。更何况商业地产的巨头万达拉上了BAT中的百度和腾讯,尽管外界对“腾百万”做电商普遍看不懂,但是,这股50亿元的冲击波还是震动了互联网界。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除了2015年7月31日上线时的高光,近年来飞凡电商却不断依靠高新招聘和CEO离职刷存在感,让飞凡电商的命运同样“非凡”。

  按照之前媒体的报道,2012年5月,200万年薪招聘电商CEO,同年12月,曾任Google总部电子商务技术部经理、阿里巴巴国际交易技术资深总监龚义涛确认出任万达电商总经理。不久,万达集团引入CIO朱战备,开始对万达电商进行调整,2013年8月,万达IT部门接管万达电商,许多团队成员纷纷离开。8个月后,龚义涛正式宣布离职,万达电商COO刘思军、马海平先后离职。截止到2016年2月份,万达电商的初始团队已经基本离开。算上刚刚离职的CEO李进岭,飞凡高管的一系列离职事件未完待续。

  实际上,过去十多年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是电商主导,尽管百度和腾讯也有参战,但是,最终都悄然撤退,包括不少垂直电商也都无功而返,电商格局终于被阿里和京东把持。

  但是,电商内部格斗期间,互联网流量尚未触顶,传统企业也在是否搭上电商快车抢夺互联网流量红利上陷入纠结。有些入住电商平台,有些开辟自有电商渠道,电商热持续高涨。万达作为国内商业地产的老大,搭上互联网的快车开拓新的增长业务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同为线下业务为主的苏宁,向线上转型比万达要早,尽管遭遇了波折,但是最终成为互联网零售的典范。

  飞凡电商从线下逆袭新零售

  在2015中国绿公司年会上,马云直言“腾百万”三家像凑拢班子,任何结合都是乌合之众,灭他人士气,涨自己威风,更看出马云对阿里电商帝国的自信。

  实际上,即便是百度和腾讯的电商之心不死,拉上万达做电商和马云对攻,马云一点也不担心,因为,早起的百度有啊、腾讯拍拍都在巨量的互联网流量中遭遇“安乐死”,这一点马云的信心是有的。

  相反,正是因为在电商领域太过强盛,甚至到达了顶峰,马云却最担心他看不到的东西。就像移动互联网之初,BAT都很焦虑,生怕一脚踩空死掉。包括如日中天的任正非同样担心《下一个倒下的是不是华为》,这是居安思危的企业家意识。因为,昔日轰然倒塌的诺基亚就是活化石。

  显然,王健林心中有数,飞凡电商不是外界议论中的“玩淘宝”。在飞凡电商上线之前就有媒体报道,从2012年开始,王健林酝酿万达电商项目已接近三年,并曾公开表示要创办一个区别于淘宝和京东的互联网电商网站。这一点,近期曲德君进行了回应:“有些媒体对万达做网络从一开始就是误读。万达从来没说过要做电商,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很早就说过,万达做的不是电商,既不是淘宝,也不是京东,是一个完全创新的东西。”

  按照当初的规划,通过万达集团100多家广场和接近100个酒店、若干度假区的会员体系,在移动终端搜集会员消费频率、额度和偏好,然后通过大数据来进行招商和店铺布局。在上线之初的运营过程中,延续商业地产所擅长的招揽顾客持续上门的模式,通过万达的消费金额,来换取一定的积分,积分累计至一定数目可以换取相应的商品和代金券。

  作为新事物的飞凡电商一边探索一边寻找出路。钉科技日前从万达网络集团官网了解到,飞凡的定位是“实体商业+互联网”场景服务运营商,为购物中心搭建Wi-Fi、Beacon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停车、找店、排队、电影等服务,增强消费者线下购物体验。同时,还会向购物中心开放共享会员、积分、大数据,以及飞凡更多的互联网资源,以更广阔的互联网发展平台,激活会员活跃度和线下消费力。。

  在钉科技看来,在传统企业纷纷走向互联网化的背景下,万达向互联网转型符合逻辑,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成为未来趋势,尽管王健林没有提出新零售的概念,但是做法上值得肯定。而且矛头并没有指向阿里巴巴等传统电商,因此,马云发表“乌合之众”的言论就没有了标的。

  飞凡还能否踩上新零售的步点?

  互联网是快鱼吃慢鱼的游戏,先机和效率很重要。但是,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线上线下融合确是慢工出细活,而且不同的购物场景更具特色和个性化。

  新零售是马云2016年提出的新词儿,是一个借助互联网技术和运营能力,盘活线下零售资源,实现线上线下资源高效协同的一个新商业模式。包括阿里收购银泰、三江购物、入股苏宁,京东入股永辉超市,携手沃尔玛,都是冲着这个目标方向去的。

  据了解,2016年2月,天猫成立新零售业务,打通线上线下,建立新零售品牌池(也称“淘品牌”),线下零售商从品牌池中挑选合作品牌,建立品类跨界+内容立体+复合陈列的实体店,实现线上线下时时同款同价,每周百款同步上新,24小时不打烊的线上线下购物体验,显然,对于客流量不够饱满,消费场景过于单调的线下实体店是非常需要的。

  作为从线下逆袭线上的互联网平台,飞凡电商的套路没问题,但是,时间节奏是硬伤。毕竟飞凡定位的是平台,需要时间打造,也需要深度运营经验的累积。但是,频繁更迭的管理人员,将大大减缓飞凡落地的步伐。

  再者,对于商业地产基因的万达网络来说,技术思维和技术的延续性是一个短板,不是简单的高新空降高管就能解决的事情。

  不过,在互联网流量红利消耗殆尽后,急迫入局线下的情况下,飞凡电商凭借万达线下资源的优势进一步探索的机会还是有的。

  总体来看,飞凡电商顶着腾讯、百度和万达的光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高管们的压力自然越大,高频度的高管离职已经说明问题。跑在前面的阿里在通往新零售的道路上攻城掠寨,苏宁转型成功后也在不断的释放零售CPU的新动能,被甩开几条街的飞凡电商还能上演怎样的好戏,能否达成最初的目标,我们拭目以待。

行业

机构

战略

合作


中国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网 技术支持:众委股份

电话:010-68200063 E-mail:247312644@qq.com

京ICP备2024066933号-3

close X
clos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