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今年四川确定的1号创新工程。发展人工智能,是四川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先行之举。
5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介绍,四川是我国“东数西算”工程的重要节点,目前有两家国家级算力平台,11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基于此发展基础,四川正从技术、政策和改革三个方面下深功夫,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四川省科技厅厅长吴群刚
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四川瞄准智算芯片、算力服务器、算法模型等重点领域,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攻关,争取加快突破一批原创性技术。吴群刚在发布会上提到一家成都的科技企业,创新研发了“人工智能+卫星技术”,能够在太空中对拍到的图像进行智能化处理,过滤掉价值不高的影像,成倍提高卫星的使用效率。“这家企业目前还在持续攻关,力争将来进一步实现天上的数据天上算,天上出结果,为未来深空开发创造更多的全新可能。”吴群刚说。
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方面,四川整合各方面政策和资源,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特别是对那些有潜力、有情怀的企业,看准了就支持,缺什么就补什么,让政策支持一步到位。吴群刚介绍,四川支持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和成都蓉创公司等,把省内外优势力量整合在一起,特事特办组建了四川省智能感算技术创新中心,短时间内集聚起了芯片、算法、机器人等领域创新人才300多人,快速构建起了一个很好的创新链集群。
在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方面,四川以大胆机制创新突破体制障碍。四川坚持小切口、大纵深,畅通教育、人才和科技的良性循环,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吴群刚提到了前不久创新机制成立的四川省人工智能学院,由电子科大牵头,8所省内其他院校以及华为、腾讯等重点企业共同参与,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校联手、校企联动,人才使用的供需衔接、产教融合。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