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内斯堡大学经济学教授艾丽卡·克雷默·姆布拉(Erika Kraemer Mbula)说,非洲有许多初创公司从各个领域推广人工智能应用,本土公司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探索,为本地人才培养作出了贡献。
随着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是全球面临的共性挑战。“对于所有国家而言,在下一代技术浪潮来临时,都要探索出更加高效的能源使用方式,从而保证技术发展不会受到能源制约。”日本NTT DATA(NTT数据)亚太区首席执行官约翰·隆巴德(John Lombard)说,目前正在探索一项通过光进行发电的技术,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效保障能源安全,并减少数据延迟等问题。“数字经济规模将逐渐扩大,推动各领域持续发展,带来更多非正式就业岗位。我们要尽可能创造友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艾哈迈德·哈南德表示,将不断有新的问题等待解决,过去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在未来未必有效,要不断学习与思考,更加清楚地了解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进程。在治理过程中,既要践行既有的监管框架,也要针对发展中的细节问题制定应对之举。
“技术发展的步伐超过监管制度的发展速度,法律法规需要更长的时间去应对技术的变化,这是一个你追我赶的过程。人工智能带来多元问题与风险,没有任何一个部门的监管能够覆盖所有问题。这使得监管工作面临更多考验,部门之间的协同尤为重要。”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表示,政府要建立更加灵活的机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推动政策制定与技术发展并肩前行。在短期内难以建立一个面面俱到的制度体系,但是基于某些场景制定针对性的法律法规,是能够实现的。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行,国际合作至关重要。“人工智能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对一个国家而言,无论是否受到地缘政治、技术竞争等因素影响,推动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都是毋庸置疑的。在人工智能发展进程中,中美两国面临一些相同的挑战,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薛澜表示。 (经济日报记者 张 晓)
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