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搜索:
认证查询: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专家观点 >
“红衣大叔”周鸿祎眼里的人工智能

   “不要用传统视角看待大模型。”“大模型是真人工智能。”“大模型理解了人类语言。”……11月22日上午,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亮相南湖区“人工智能专题学习会”,分享他眼里的人工智能。

  AI(人工智能)如今已成为人类生活、工作、社交不可或缺的工具。对于人工智能,“红衣大叔”周鸿祎有哪些独到见解?

  在讲座的开始阶段,周鸿祎向大家介绍了他理解的“大模型”。他说,自己之所以认为大模型是真人工智能,是因为大模型具有“涌现”“幻觉”“能力迁移”“逻辑增强”等真人工智能特征。

  “AGI(通用人工智能)需要重新定义,要以专业角度划分……”在谈到自己对通用人工智能的认知时,周鸿祎金句频出。他说,不要妄图打造神一样的超级人工智能;越专业的领域,越需要把大模型做专;AI的定位是助手,与人的关系是协作,而非替代;不能盲目相信算法,大模型出错难以避免;AI智能已近瓶颈,需要人类高密度知识和合成数据。

  那么,未来大模型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周鸿祎认为,大模型的最新发展趋势必然是向专业化发展,进入轻量化时代,模型能力越来越强,开源模型成本越来越低,模型未来将支撑技术快速发展。

  记者注意到,周鸿祎在每页PPT的下方都标注了一句“更多分享请阅读《与AI同行,我的大模型思考》”,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周鸿祎本人。在这本今年9月出版的书中,周鸿祎提到:“AI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力工具,其目的在于提高个人能力。”

  对于政府和企业而言,大模型的应用能够带来哪些新质生产力的提升?周鸿祎用一张图表详细阐述了“大模型提升生产力的五层能力”,分别是基本能力、创意能力、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能力。

  在接下来的讲座中,周鸿祎介绍了“人人普惠,人人智能”“万物智能”“传统产业‘数转智改’”等大模型应用场景,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大模型如何提升生产力。最后,他给出了六条政府和企业拥抱大模型的经验:不追求宏大叙事;不追求全能;不能取代原有IT系统;不能跳过数字化阶段;不要迷信Copilot和LUI;需要大模型专家、数字化专家、行业专家三方面专家协同配合。

转自:南湖晚报

 
行业

机构

战略

合作


中国人工智能专家信息网 技术支持:众委股份

电话:010-68200063 E-mail:247312644@qq.com

京ICP备2024066933号-3

close X
close X